2023年6月5日,文学院在文宁214开展纪实文学创作技巧指导会,本次会议由文学院院长禹志云教授主持,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会长杨佳富教授、云南日报副刊主编郑千山教授主讲,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本次座谈。
会议开始,禹志云院长对两位主讲教授进行了介绍。之后,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杨佳富教授对纪实文学做了详尽的阐述。杨教授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和经验,生动活泼地对纪实文学的内涵和写作方法做了阐述。讲解既生动又通俗,深入浅出,讲出了纪实文学的魅力,迎来了阵阵掌声。最后,杨教授对本次文学院举办的纪实文学征稿活动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进行评点。首先对本次征文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其次对本次获奖的作品表示祝贺;最后对本次获奖作品做了“画龙点睛”式评点,展现了知名作家文艺批评的功力。在评点中,杨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实现“文学梦”“作家梦”,这是不断创作和实践的结果。在创作中,鼓励同学开拓视野,从“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的书写扩展到“他”的书写,从而展现出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和纪实性特征。
随后,郑千山教授以幽默的口吻开场,道出弃医从文经历: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当作家。郑教授对纪实文学的内涵和特点做了介绍。认为纪实文学具有新闻性的特点,是将最鲜活的生活向读者展现的一种文体,有着较高文学性要求。所以,纪实文学是用文学形式书写的新闻,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感。这种文体写作的经典作品如《红星照耀中国》《莫斯科日记》等,这些作品展现了纪实文学的魅力。
两位教授讲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之后,两位教授详细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杨教授提出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可以通过采访来弥补。郑教授提出作家是通过写作来实现。
最后,禹志云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为本次纪实文学征文比赛中获奖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
作者简介
杨佳富,男,彝族,彝名乌蛮滋佳,1964年秋生于云南省昌宁县珠街彝族乡岔河村,1981年10月从军,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历任武警云南公安边防部队战士、文书、干事、记者、编辑、副主任、主任、主编、副主席等职务,武警大校警衔。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全国公安文联作协理事、公安边防文联文学创作委员会理事、中国军事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文联全委会委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公安边防文联云南分会副主席、武警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创作研究室主任、《边防战士报》编辑部副主任、《边防文学》主编、《澜沧江文艺》总编。鲁迅文学院第十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培训班班长。现任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会长。
已出版、发表文学作品和播出影视剧165部(含70部影视剧本),获世界、全国、省级文学艺术奖70多次。曾7次荣立二、三等军功。其中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大缉毒》2005年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反偷渡》《中国大缉枪》、长篇小说《边关流星》2003、2005、2009年分别获第七、八、十届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边关云霞》、长诗《海地英雄》2012、2015年分别获全国武警边防部队一、二届边防文学奖,长篇小说《边关冷月》2004年获第四届云南文学艺术奖等。电视剧《军人荣誉》2009年11月获司法部与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举办的2007—2009年度全国法制题材优秀电视剧二等奖,电视剧《美丽重生》2014年10月获首届云南省公安系统金盾影视奖等。电影《茶花彝女》2015年获美国世界民族电影节文化传承影片奖,电影《月亮花》2015年获加拿大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电影《边检站》2011年获全国政法系统法制题材影视奖,《茶乡法官》《苗岭霓裳》获第三、四届保山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影视类二等奖,微电影《独龙江畔》2015年获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微电影大赛二等奖等。根据其小说改编和参加编剧的电影《边检站》《茶乡法官》《茶花彝女》《月亮花》《苗岭霓裳》《独龙江畔》《黑夜里的眼睛》《芒刺在吻》《狩猎行动》和电视剧《军人荣誉》《英雄荣耀》《铁血雄心》《迷局》《红蝎子》《带泪梨花》《美丽重生》《最后的窝棚》等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等播出。报告文学《铲除罂粟花:中国国际禁毒行动》、《后911时代的中国:反恐合作与贡献》被中宣部作为外宣精品图书译成英文由中国画报社出版向全球发行,并赠送给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驻华使馆。
1998年因担任全国禁毒展览总撰稿和策划,受到参观展览的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接见,受到公安部记功表彰。曾参加作家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等国。这样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武警公安军旅边防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就题材的跨度与书写内容的丰富而言,他探索了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多种文体的写作,作品题材跨越军营、乡土、城市三个生活审美空间,并在三个方面都写的很出色。他一直在中国的万里边(海)防线上采访,忠实地记录了边防战友们和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在保卫边境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等行动中的日日夜夜与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点点滴滴。是他最早提出了“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的口号,现在,这个口号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禁毒的共同口号。他的作品无处不渗透着珍爱生命、赞美生命、追求生命和高歌人性本真价值的灵性闪光点。他的创作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已经成为一位“大家”。他手握一支英雄边防之笔,为中国公安边防事业抒写了灿烂的华章。他的作品享有“云南文学的另一扇窗口”“中国公安缉毒题材电视剧创作第一人”等美誉。他的作品为中国边地军旅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开拓了一块奇异的疆土,为戍边将士和边疆各族人民竖立了一块永不消逝的历史丰碑。
郑千山, 中华蒙学会副会长,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云南日报》文体科教中心主编,省社科院道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省社科联委员,省中华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政协常委,昆明市文史馆馆员,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五华区政协委员,区作协主席。民进会员。著有《雁语书香》《三迤人文》《金刚般若的启示》《中华怀仁故事》及《国学讲义》等作品集18部。获国家出版奖、中国新闻奖等各类奖励50余次。2005年起开始在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大学、中小学、企业、部队、监狱等主讲中国国学系列讲座600余场,主讲的重要讲座有《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云南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国国学概述》《佛学的基本问题》《国学经典与现代生活》《易经中的智慧》《诸子百家的现代启示》《现代社会与心理减压》《家风与家教》等,2009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人称号。2012年获全国社科联联席会议“全国社科科普名家”称号,2014年获中华职教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称号。